(资料图)
昨日,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发布竹园岭遗址最新考古成果。经考古发掘,该遗址共发现商时期各类灰坑近1500个,出土戈、璋等各类石器。据悉,竹园岭遗址是目前珠三角地区考古发现确认的面积最大的商时期遗址。
石碾槽磨制精细保存完好
据介绍,竹园岭位于黄埔区龙湖街何棠下村东侧,紧邻竹山路北侧,黄田村陂头岭遗址在其西面约公里,何棠下村榄园岭遗址在其东南约公里。竹园岭由3个小缓丘连片组成,约呈“品”字形,最高海拔为米。经考古勘探发掘确认,竹园岭遗址商时期遗存分布范围约8万平方米,核心区域分布范围约万平方米。
据了解,竹园岭遗址考古发掘共发现商时期各类灰坑近1500个,其中部分形制规整、深度超过1米的灰坑应属储藏性质的窖穴或祭祀用途的祭祀坑;大小深浅不一的柱洞1800余个,其中相当一部分与干栏式建筑有关;还有长度不等、深浅不一的灰沟25条,推测与先民生产生活中的自然或人工给排水有关。
竹园岭遗址商时期出土数量最多的遗物是各类石器,有戈、璋、戚、钺、锛、凿、镞、砺石、磨盘、杵、磨石等,以残器、半成品、废料或余料为主。有1件保存完好的石碾槽,磨制精细,在广东先秦考古发现中极为罕见。地表耕土层出土1件有銎青铜斧,是竹园岭遗址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先秦铜器,但不确定时代是否早至商时期。
据介绍,遗址内玉器很少,完整器仅见玉璧和玉玦;陶片出土数量也不多,主要出自灰坑和文化层当中,以泥质灰陶和灰白陶、夹砂灰黑陶和橙黄陶为主,纹饰有长方格、方格凸点、方格对角线、叶脉纹等,可辨器形有泥质高柄豆、凹底罐、圜底釜、纺轮等,但陶片的拼合度很低,可复原者很少。
周边或存同时期聚落或墓地
据介绍,从出土的石戈、石璋形制以及陶器的纹饰、器形特征来看,竹园岭遗址商时期遗存的年代应与萝岗隔田山遗址第一期遗存、增城墨依山遗址、增城浮扶岭遗址第二期遗存、东莞村头遗址第二期遗存等基本同时期,年代大致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商代中期前后。部分磨制精细、形制规整的石戈、璋、戚、钺、有领环和玉璧等应属于礼仪用器,可以看到中原夏商礼玉文化对岭南的影响。
另外,竹园岭遗址出土数量众多的砺石、磨盘、磨石以及大量的石器残件、半成品、废料等,而陶片堆积并不丰富,缺乏可复原的成形陶容器。柱洞数量多,几乎遍布整个发掘区,但大多分布散乱、不成规律。专家从这些迹象推测,竹园岭商时期遗址很可能是制作加工石器等生产生活工具的场所,规模大、延续时间较长,表明周边还应存在同时期的大型聚落或墓地。
(文章来源:信息时报)
关键词: